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文| 李水青
智东西8月19日消息,在刚刚过去的一周之内,合肥、长沙、武汉三大中部省会城市不约而同地抛出新基建行动方案或投资项目清单,组团上交新基建“作业”,虽然相比于“北上广深”等超一线城市慢了半拍,但也凭借自身特色引起人们关注。
最近的是在8月18日,合肥发布《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提出,到2022年建设超2.2万个5G基站,部署超50万个城市神经感知节点,实施不低于200个新基建重点项目,总投资不低于2000亿元。
合肥的新基建方案特别强调数字经济,将“芯屏器合”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那么,作为刚因政府投资魄力而大火的“最懂投资城市”,合肥新基建方案的规划会不会像合肥政府先前面对“豪赌”般的投资一样心平气和?
沿着地图从合肥向中部位移,是2020年饱受新冠肺炎疫情折磨的武汉。武汉今年上半年的GDP被疫情拉了大大的后腿,新基建“作业”也难以避免地迟交。
就在合肥发布新基建方案的前一天,8月17日湖北省也印发了《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提出三年内为新基建投资7731亿元!同时,《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也已经审议通过,等待正式印发。
从武汉的新基建“作业”能看到深深的疫情烙印。保障人民健康的信息“天网”、全省医疗资源信息一屏知家底、疫情和特殊病情一网全监测……武汉的新基建方案融入到了湖北疫后重振事业。武汉的新基建工程在节奏、内容上会有什么不同?
跨越湖北往洞庭湖以南望,是长沙。就在8月12日,湖南一口气扔出100个“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的长长的名单表格(2020年),总投资达563.78亿元,可以说气势如虹。长沙在7月17日就印发了《长沙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2020—2022 年)行动计划》,早早交作业。
湖南的新基建项目中几乎看不到“BAT”等热门科技巨头的影子,湖南本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成为一大特色。马栏山视频文创园、湖南广电的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等“芒果台”系产业引人注目;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的本土企业动辄200多亿的项目、221条智能产线,没有秀出科技巨头助阵的湖南是确实自信还是赶鸭子上架?
▲中联重科智慧农机,该湖南本土公司新基建投资超200亿
过去很长时间,都有一种论调认为合肥、长沙、武汉等城市处于“中部塌陷”地带,但实际上这些同饮长江流域水的城市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无法磨灭的贡献。在新基建浪潮和“内循环”大背景下,合肥、长沙、武汉的新基建“交作业”情况如何?如何抓住新一次工业革命机遇?我们来具体看看。
一、安徽新基建:看最懂投资的省会有什么大招
2020年8月18日,合肥市政府印发了《合肥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明确到2022年,合肥基本建成泛在感知、高速连接、协同计算、智能决策、绿色安全、服务民生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
具体来说,合肥仍然按照国家发改委今年4月划定的新基建三大范畴进行布局,特色在于将数字经济单拧出来作为一大板块,从侧面印证了合肥政府的投资眼光。
1、信息基础设施:量子通信卫星互联网将上马
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方面,合肥提出,到2022年,建设超2.2万个5G基站,实现5G网络全覆盖。同时,还要部署超50万个城市神经感知节点,到2022年部署超20000个物联网基站,建设覆盖全市的物联感知网络体系。除此之外,量子通信网络建设、卫星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也被合肥纳入日程。
▲安徽首个5G基站
在新技术基础设施方面,合肥很清楚自身坐拥科大讯飞等智能语音产业的优势,提出推进智能语音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并面向智能语音、自动驾驶等行业领域建设1000多个人工智能数据集。
同时,在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方面,合肥还提出建设面向物联网、智能家居等行业的深度学习开源平台,建设类脑技术实验室,构建3000张GPU卡为主的高性能计算集群支撑技术研发和工程化,还要使开源社区活跃开发者数量达到10万人。另外区块链、云计算也被合肥提及。
在算力基础设施方面,合肥盯准的是国家超算中心,而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安徽合肥线上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正是两大重要基地。
2、融合性基础设施:目标全部量化
在融合性基础设施方面,合肥定立了了许多量化目标。包括建成50公里车联网开放测试道路、6万个充换电终端设施、50所智慧课堂应用示范学校、10家以上互联网医院、10个试点示范智慧社区、200个智慧平安小区,等等。
具体来看,合肥融合基础设施重点还是市政和城市管理领域。一方面,合肥提出在桥梁、道路、水务等各个节点部署视频采集终端等智能感知设备,收集城市数据;另一方面,合肥提出建设“一网统管”“一网通办”的“城市大脑”,将收集来的城市数据用起来,支持精细化管理。
除此之外,合肥对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提出要求。比如,推进“5G+AI+工业互联网”,在农业物联网方面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在智慧交通方面加快大众中国“智慧城市”智能网联示范营运等车路协同测试,新型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推进智慧学校、智慧医院、智慧养老等等。
▲合肥智能交通运维中心
3、创新基础设施:大批硬核研究院出马
合肥提出建设创新基础设施集群,简称“1+4+10+N”体系。即建设1个国家实验室、4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平台、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N个科研及产业创新平台。
具体看看合肥的“1+4+10+N”体系,发现怀揣中科院系研究所和京东方、科大讯飞等智能明星企业的合肥野心不小。
1个国家实验室:合肥提出,全力推进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建设,争创国家实验室。
▲建设中的中科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
4个大型综合性研究平台:加快推进能源研究院建设,聚焦核聚变能、可再生能源、智能电力电网等领域;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研究院和大健康研究院建设,聚焦脑科学和类脑智能、感知与认知智能等领域;谋划建设环境研发平台。
10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包括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同步辐射光源、未来网络实验设施(合肥分中心)、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合肥一级核心站)等。
N个科研及产业创新平台包括光子科学等交叉研究平台、合肥集成电路设计公共服务平台、京东方OLED打印平台工艺测试中心、中国声谷智能语义开放平台、安徽省智能网联电动汽车创新中心等。
▲中国声谷
4、数字经济:真正见证实力的黑科技
合肥还创造性地将数字经济单拧出来讲,意在将新基建与产业应用和经济增长结合。合肥提出,围绕人工智能等3个国家集群打造信息技术产业群,打造“100+”区域示范应用工程,在超导、核能、医疗等领域催生一批未来产业。
合肥提出,以“芯屏器合”(芯片、显示屏、传感器、数模融合)产业为核心,梯次培育新型显示器件、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网络信息安全等3个国家级、7个省级、N个市级战新产业集群。
▲维信诺全柔AMOLED显示屏
具体来说,新型显示重点突破新型背板、超高清、柔性面板等量产技术,加速发展微显示、量子点、全息、激光等产业领域;人工智能重点发展智能软件、AI芯片、智能传感器核心技术,加快发展智能语音、智能终端、智能网联汽车、智能家居等产业领域;集成电路重点布局数模融合、信号处理等核心技术,加快发展存储、显示驱动、智能家电、汽车电子以及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特色芯片板块。
二、湖南新基建:“挖掘机”等重工打先锋
说完合肥,来说长沙。乍一看长沙不像合肥有一批以科大讯飞、京东方为代表的热门智能企业,但长沙乃至湖南对新基建表现出十分的自信。
这种自信,从8月12日湖南省发布的“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名单(2020年)就有所感知。项目总投资达563.78亿元,其中包括12个5G项目,21个大数据项目、25个人工智能项目、42个工业互联网项目,可以说亮出了湖南新基建的“底牌”。
早在7月17日,湖南长沙市政府印发了《长沙市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2020—2022 年)行动计划》(简称“计划”),明确提出,到2022年,5G、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技术全面融入城市生产生活,“两山”(岳麓山大学科技城、马栏山视频文创园) 建设稳步推进。
让技术全面融入城市生产生活,成为中部城市新基建方案的一大共同特点。经过了几个月的酝酿,中部城市都充分思考了本地发展新基建的动力什么,钱从哪来。这还是要向产业、向应用找燃料。
如何让技术融入城市生产生活?本次湖南省发布的“数字新基建”100个标志性项目就是最佳注解。
1、12个5G项目
在5G项目中,投入的大投仍是运营商5G硬件设施的铺设。包括投资38亿元的中国移动5G网络+垂直行业边缘计算建设项目、投资30亿元的湖南电信2020年5G移动网专项工程、投资3.4亿元的中国联通湖南省分公司5G网络 +5G MEC边缘云建设项目等。
另一方面,5G与行业结合的基础设施项目也出现在表单中,比如湖南中车公司的基于5G通信与云计算的轨道交通信号承载系统研究及应用、湖南广电的5G高新视频多场景应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重点实验室等。
总体来说,这些项目大多在今年起步,预计在明后年完工。除了基本的5G技术设施铺设,湖南还注重物联网、5G影视、VR/AR等5G应用的反向驱动。
2、21个大数据项目
在21个大数据项目中,有近一半都是在2019年甚至更早启动,在2021~2023年完工。其中不乏大手笔、长战线的项目。比如湖南联通河西云数据中心项目在2015年12月就启动,投资50亿,计划打造中南五省最大的IDC和互联网节点,预计2021年12月完工。
数据中心是湖南大数据项目的重头戏。比如投资10亿元的中国移动(湖南长沙)数据中心、投资5.8亿元的湘潭市大数据中心及运营中心。
面向工业产业链的大数据平台也占了很大比例。包括基于物联网的高端地下工程 装备制造大数据平台建设、面向制造企业的工业大数据融合应用试点示范项目、区块链政务大数据平台等。
视频产业作为湖南引以为傲的产业也被提及。马栏山视频产业园超高清共享制作云网一体化平台项目投资3.2亿元,建设“马栏山视频产业云”和“马栏山5G试验网”两大板块,打造国内第一个媒体视频产业云基地。
▲马栏山视频产业园
3、25个人工智能项目
在湖南的人工智能项目中,一项投资高达230亿元人民币,那就是中联重科的“中联智慧产业城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建成221条智能产线、工业互联网+数据中 心、中联大脑/行业大脑三大板块。
中联重科于1992年创立于湖南长沙,从事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装备的研发制造,是业内首家A+H股上市公司。本次的大手笔投资能看到湖南对本土大制造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高度重视。
▲中联重科公司业务
还有许多项目投资没有这么多,但也是从本土工农业出发。比如湖南科力嘉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投资2亿的智能纺纱工程、湖南省金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亿多的农机智能数字化车间建设项目等。
与此同时,湖南也重视本土半导体、安防、智慧医疗等行业的发展。
包括湖南楚微半导体公司将投资12亿元,推进中电科集成电路成套装备国产化集成及验证平台建设;湖南金康光电公司计划投资5亿元,建立虹膜识别为主的生物识别创新产业基地;可孚医疗科技公司将投资30亿元,打造人工智能可穿戴医疗设备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湖南的人工智能项目以本土企业为主体,一方面促进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一方面在推进工业、农业等产业进行AI化转型。
4、42个工业互联网项目
湖南的工业互联网项目呈现出相对碎片化形态,相比于人工智能项目显得项目数量多,单项目投资额较少。并且,这些项目大多数在2018年~2019年已经启动。
长沙长泰机器人公司将投资2.58亿元,面向汽车焊装与铸造生产线建设数字孪生系统及应用;安化县科工局将投资2亿元建立安化黑茶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湖南华菱湘潭钢铁公司将耗资3.5亿元建设湘钢智慧工厂……
▲安化黑茶基地
按照湖南的计划,这些项目大多数在明年、最迟在2024年都会完工。
三、湖北新基建:强补公共卫生、防洪短板
相比于合肥、长沙积极的新基建方案,武汉的新基建好像慢了半拍。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武汉乃至整个湖北的挫伤是肉眼可见的,且不说GDP已经被挤出前十,整个城市的人员、管理体系、生产秩序等方面的元气恢复都需要一定时间,新基建也难免暂时靠边站。
但湖北远没有“放弃治疗”。
武汉的新基建方案目前还没有发布,但在8月17日湖北省印发的《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中,湖北提出将在三年里实施补短板项目4572个,估算完成投资约2.3万亿元!
在“十大工程”中,新基建投资力拔头筹,三年估算总投资7731亿,占了总投资额的三分之一。新基建或许成为湖北省疫后重振的一剂良药!
▲湖北省疫后重振补短板强功能“十大工程”
疫情是湖北新基建政策绕不过的一关。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的发热门诊“哨兵”功能弱、传染病检测能力不足等问题,湖北提出构建重大疫情信息平台。
具体来说,湖北要建设中部地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推进与电子政务、公安、民政、人社、医保等部门的信息对接,实现全省医疗资源信息一屏知家底、疫情和特殊病情一网全监测、资源调配一个平台管全省、指挥调度指令一键达基层,织起政府保障人民健康的信息“天网”。
同时,建立全省“水、陆、空”统一指挥调度和应急救援机制,打造航空医学救护“1小时急救圈”,为各级医院配备远程视频终端、生化分析仪等医疗设备。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湖北在智慧医疗上也许会用力过猛,但疫情的痛,或许成为武汉乃至整个湖北抓住新基建机遇的重要抓手。2020年7月17日,中国首例5G混合现实云平台远程会诊手术17日在武汉协和医院完成,被认为标志着湖北省5G智慧医疗以健康扶贫为切入点,正式启动。
▲2020年7月,湖北完成全国首例5G混合现实云平台远程会诊手术
说回湖北新基建方案,湖北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三年内湖北将建成6万个5G基站,高铁里程突破2000公里,新型基础设施规模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冷链方面,打造3个国家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补齐县域冷链物流设施短板。
湖北提出,全省高铁新增运营里程440公里,达到2060公里。武汉市城市轨道交通新增运营里程167公里,达到500公里。新基建的“新”是相对“旧基建”而言的,在湖北省这里,高铁、城市轨交仍属于大力发展的新基建范畴。
7月7日,武汉市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拟成立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领导小组,并审议了《武汉市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该方案有望近日印发公开。
结语:中部地区新基建求“稳”,注重结合本地产业
通过分析合肥、长沙、武汉三地的新基建方案或项目,我们发现中部地区虽然“交作业”慢一些,但在结合本土产业进行数字产业化的思考上也更加细致,合肥提出“芯屏器合”布局,湖南甚至凑齐了100项数字新基建项目。整体来看比较求“稳妥”,就连“赌”城合肥也是稳中求进。
中部地区在发展新基建时确实不应该贪高图快,需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比如湖北省在今年是新冠肺炎的重灾区,湖北政府就针对疫情中显现的医疗体制、交通效率受阻等痛点布局新基建,将高铁、城际铁路也作为新基建范畴,这样的举措是让老百姓看着比较踏实的。
来源:
1、http://gxt.hunan.gov.cn/gxt/xxgk_71033/tzgg/202008/t20200812_13394668.html
2、http://www.hubei.gov.cn/zwgk/hbyw/hbywqb/202008/t20200817_2798294.shtml
3、https://mp.weixin.qq.com/s/_Bu6GxQXA04UntRWjlXA5g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qiantao.net.cn/?id=1320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千淘万漉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