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腾讯研究院”(ID:cyberlawrc),作者刘金松 吴心悦,36氪经授权发布。
当困难与不确定成为常态,如何直面挑战、寻求破局?腾讯研究院为你准备了一份“含研量”丰富的新春书单。
这13本书来自内部研究员和外部顾问的推荐,代表了他们从不同背景、研究领域对未来趋势的感知和关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前沿科技依然是重点;商业和组织的变革方面,希望会有一些方法论上的启发和借鉴;技术对社会影响的探讨,可以让我们从更底层的逻辑去思考未来的变革和社会......
在这个大变局的时代,个人的发展、企业的变革、以及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竞合,都离不开对未来的洞察和预见。希望这份书单能对你思考和洞见未来有一些启发。
《广场与高塔:网络、阶层与全球权力竞争》
如何用网络的思维看待这个世界?在《广场与高塔:网络、阶层与全球权力竞争》一书中,英国历史学家、哈佛大学历史系教授尼尔·弗格森以新奇的视角,为我们重铸了一个个有形的和无形的网络。
弗格森提醒我们,社交网络并不是完全从互联从业者的头脑中形成的;相反,它是人类事物中一种持久的力量,提供了一个关于解读过去和解读令人困惑的当下的新视角。在社会网络兴起、衰落、再崛起的历史中,作者帮助我们重新审视旧权力与新社交网络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并通过对比为我们提供有关网络演变史的另类省思。
作者尝试用引人入胜的故事,激发我们重新观察故事背后网络的运作及其建构的世界,重新看待我们习惯已久的世界观和它潜在的不同面貌。
《大加速: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
快正在成为一种常态,如果你觉得车速快?那是因为你还没上车!剑桥政治学者、资深网络媒体人罗伯特·科尔维尔在《大加速: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中,全面剖析大加速的成因、演变与未来,以及如何从容应对比快更快的时代。
在当下,即便是一些功成名就者,也会对快速的变化满怀惊恐。他们担心更快的事物随时出现,夺走他们的用户;担心自己的步伐还不够快,快不过用户的兴趣切换。
科尔维尔调研了互联网、技术、政治、经济、新闻、社交、物流和未来发展等领域不断加速的趋势。在他看来,当前人们面临两种选择:要么建设一个史上最伟大、富足的社会,要么继续自私贪婪,迎来惨痛的结果。选择哪条路,要看我们是甘于沦为大加速的奴隶,还是积极成为引导大加速的主人。
《工具,还是武器?:直面人类科技最紧迫的争议性问题》
如何让科技维持工具属性,避免变成攻击人类的可怕武器?如何给科技行业加上“安全带”,避免科技的巨轮脱轨狂飙?如何让用户对科技有更多了解,更好去保护自己的权益?
身处希望与风险同在的数字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知道当下发生着什么,才能去思考未来需要做什么。从数据隐私、网络安全、社交媒体、数字外交,到人才鸿沟、农村网络。《工具,还是武器?直面人类科技最紧迫的争议性问题》一书涵盖的话题广泛,“微软总裁兼首席法务官”布拉德·史密斯及其带领的团队基于微软在全球运行的经验与思考,从局内人的实践视角为“如何管理越来越强大的科技?”提供了一份指南。
对于技术的开发者、管理者、政策制定者以及用户等不同主体而言,这份指南对促进行动力量的路径探索无疑具有很大的启发性。
《错觉:AI如何通过数据挖掘误导我们》
当人工智能的无所不能被充分讨论,它可能有哪些负面影响?波莫纳学院的经济学教授加里·史密斯另辟蹊径,在《错觉:AI如何通过数据挖掘误导我们》一书中从反面探讨了AI研究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在史密斯看来,计算机挖掘大数据是是非常艰巨、危险的人工智能形式。他通过若干实例指出,如果一个人挖掘和拷问数据的时间够长、数量够大,他总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结果。然而,这只是自我选择偏好,并没有理论基础,也没有实用价值。
如今大数据、坏数据、假数据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数据挖掘以相关关系取代了因果关系,AI到底是真的有智能还是只在服从?这正是这本书希望我们思考的问题。真正的危险是计算机比人类拥有更高的智慧?还是是人类过于信赖计算机的智慧和常识,从而信任计算机基于数据挖掘做出的所有重要决定?
《人机共生:人工智能及其控制问题》
对超级人工智能的担忧一直困扰着我们,它不仅威胁到工作和人际关系,甚至会威胁到文明本身。在冲突到来之前,我们该如何去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
人工智能领域的经典教科书《人工智能:一种现代方法》的作者斯图尔特·罗素(Stuart Russell)在2019年出版的最新力作《Human Compatibl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he Problem of Control》(人机共生:人工智能及其控制问题)中,分析了比人类更加智慧的机器的控制问题,并提出了实现对超级智能机器的绝对控制、确保人工智能对人类友善的全新路径。
作为严肃的AI科学家,作者认为超人工智能的征程是不可避免的,但结果可能是人类的厄运,因此呼吁人工智能研究的全新路径,而非继续依赖于可能带来各种风险的标准模型。
《读懂Libra》
如果说比特币在短期内推动了区块链的火爆,那么美国科技巨头Facebook宣布推出Libra,可能是区块链技术发挥长期影响的开始。Libra这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新型加密货币,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对货币创举与商业变革的激烈争论。虽然其由于监管因素而一波三折,但它依然是在数字货币领域的一次重大尝试,并加快了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研究和政策制定。
数字化经济时代,数字货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了解Libra是读懂未来趋势的最好样本。数字货币的缘起、区块链与金融基础设施、商业场景与应用、运行机制、对传统货币理论和政策的挑战、可能带来的全球影响,相信这些内容不仅有助于了解数字货币,也对洞察未来数字经济趋势有所启发。
《HBO的内容战略》
内容的边界正在被打破、数字内容产业正成为消费的主流,2019年中国几家视频网站的付费会员已相继过亿,以短视频为代表的新兴内容平台进一步降低了创作门槛。站在这个时间点上,重新回顾付费内容鼻祖HBO的历程,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数字内容行业的竞争格局与未来发展趋势。
创立于1972年的HBO,在其创立后的40多年内,崛起成为全球最大的付费电视频道。并在内容付费模式高速发展、初期红利消耗完毕之后,仍然屹立不倒,并保持着不断输出爆款内容的强大生命力。HBO独特的商业模式具有非凡的时代意义,而其在生产与传播原创内容方面的尝试与探索也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作者小比尔·梅西在HBO核心部门工作了27年之久。在他笔下,HBO的企业传记充满了鲜明的专业个性。无论是内容产业从业者,还是HBO剧迷、美剧爱好者,都能从中收获阅读乐趣。
《人类网络:社会位置决定命运》
你的网络,就是你的命运。为什么,网红明星一呼百应,你却无人喝彩?认识多少人,与认识谁,哪个更重要?买学区房到底买的是什么?为什么,朋友圈里越来越多的雷同观点?
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马修•杰克逊在其新作《人类网络:社会位置决定命运》中给出了他的解答。这本结合了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经济学等多个学科的成果,告诉我们整个社会和经济往来都属于“人类网络”,而它的结构与位置决定着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有方面的选择。
当然,该书涉及的话题远不限于生活日常,它从传染病和金融危机的流行、政治两极分化,到经济上的不平等,通过网络的透镜对社会运行做了深刻而形象的评述。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即人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都会塑造我们的观念与行为,并影响我们的人生。通过网络科学研究去理解人类网络特征及其变化过程,可以帮助我们回答有关当今世界的很多问题。
《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
组织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如何提升组织效率是其最为核心的命题。那么,在万物互联的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企业组织的“稳态”结构被频繁打破的时,其要如何提升组织效率,获得高绩效呢?《协同:数字化时代组织效率的本质》一书在尽可能接近企业的真实组织管理情境下,给出了答案——协同。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BiMBA商学院院长陈春花指出“协同”是解锁企业组织“未来世界”的一把钥匙:百年历史中,管理通过分工、分权、分利,带来了效率提升;然而在当下,企业战略由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取得绩效的关键由“分”转向“合”——唯有协同才能获得组织内外的系统整体效率,在不确定的环境中赢得未来。
《技术的本质:技术是什么,它是如何进化的?》
2019年,我们经历了基因编辑、脑机接口、Deepfake换脸等一系列新闻事件。一边为新的技术成就欢呼雀跃,一边担心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当无法立即剥开当下技术内核去一窥究竟时,通过梳理技术发展脉络厘清关键问题,则显得十分重要。
复杂科学奠基人,著名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出版于2009年《技术的本质》为看清技术“套路”提供了有效素材。阿瑟纵览广义的技术,认为技术不是被无中生有发明出来,它是对自然现象的回应而形成的机制,通过继承与迭代,成为更为复杂的装置,执行更艰难的任务,满足更高级的需求;众多技术集合创造了“经济”(纺织机械、计算机),换句话说,经济是技术的一种表达,并随技术的进化而进化。
阿瑟也在书中友善提醒:任何技术都包含问题的种子,这不是技术的“法则”,它是一种基于人类历史普遍性的经验观察——一种遗憾的观察。他为我们敲响警钟,也以经验化的方式提醒科技从业者需更慎重。
《当下的启蒙:为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辩护》
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个世界?悲观者常说“今不如昔”。《当下的启蒙:为理性、科学、人文主义和进步辩护》史蒂芬·平克则认为,是认知上的偏误,才造成了人们对当今世界的偏见。在其看来,从健康状况到战争、从环境到幸福、从贫富差距到生活质量,人类社会的许多方面都呈向上趋势。这得益于启蒙运动核心观念的践行——理性、科学和人文主义促进了人类的进步与成就。
长期以来,这些启蒙原则作为一种稳定的价值观,与人类社会的现代性相捆绑。对于描述人类进步来说,它们似乎已经变得理所当然。然而,平克在这本书中告诉我们事实并非如此,这些价值还需要我们去捍卫并发扬。
《上 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简史》
无论是其他物种的基因变异,还是人类对自身的“基因编辑”,和基因相关的变化和冲击频繁成为人们关注和争论的焦点。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是,至少从技术上来说,人类这个物种在进化数十亿年之后,确确实实已经站在了大规模改造其他生物乃至创造自身的门槛上。
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教授王立铭以专业的视角、大众化的语言撰写的《上 帝的手术刀:基因编辑技术简史》,打开了基因科学深奥的硬壳,用跌宕起伏、起承转合的文学讲述手法,将基因编辑的历史脉络娓娓道来。
在其看来,这更是一场展现人类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旅程,它真实记录了人类在基因编辑领域的成功与障碍,倡导用一种开放的视角去看待未来,“在这个很可能被载入史册的关口,与其试图用道德观念和伦理批判延缓脚步,还不如用更开放的心态拥抱它,用最严格的监管管控它,让新技术在自身进化成熟之后,帮助人类更好地认识和完善自己。”
《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
2019年可谓是国际关系史上波诡云谲、变局频现的一年,而中东地区地缘政治格局也在这一年加速转化。中东地区由于战略位置、资源及文化因素,频频成为局势的焦点。
作为资深战地记者的斯科特·安德森,基于多年的原始资料研究,试图纠正关于现代中东形成的诸多旧观念,并为人们了解中东现代史打造一把钥匙。《阿拉伯的劳伦斯:战争、谎言、帝国愚行与现代中东的形成》通过人物传记的形式,详尽深刻地再现了现代中东的形成过程。而大量细节的考据和戏剧化叙事手法的运用,也大大增加了内容的可读性。
建议及反馈:刘金松 liujinsongbj(微信)
(书单推荐人:张鹏、程明霞、王焕超、曹建峰、吴绪亮、俞点、陈维宣、张钦坤、余潜倩、刘金松、周子祺、吴朋阳。感谢其他研究员对书单的建议和贡献。)
策划:刘金松内容及编辑:吴心悦 李玉婷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qiantao.net.cn/?id=766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千淘万漉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