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城市里待得越久,我就越不想回家。回去有什么好?连个便利店都找不到。”小八被家长要求回乡考公务员时,对DT君这样吐槽道。
城市里的年轻人正在变得越来越离不开便利店。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便利店给予的,是哪怕家里空无一物也能填饱肚子的保底式幸福。它是夜晚为你保留最后一盏灯的“深夜食堂”,是能掏出救急日用品的“救助站”,甚至还可以是一家“网红打卡地”。
哪个城市能称得上是便利之都,可以让你随时找到一家便利店?
01 门店数量最多的便利店品牌
两家小商店摆在你面前,一家是夫妻店小卖部,另一家是随处可见的连锁品牌便利店,你会选择哪一家?如果是DT君的话,大概率会选择后者。
便利店是连锁的,对年轻人来说十分重要。大家热爱便利店,不仅为了零食、饮料、日用品,还为了速热盒饭、热食、烘焙等一系列早午晚餐基本保障——这些都需要中央厨房或鲜食工厂标准化生产、统一供应,不是连锁品牌,就无法拥有。
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TOP 10品牌中,前3名的门店数量都超过2万家,远高于第4名。而从第4名以后,各个品牌之间的门店数量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差距。
多少有些令人意外的是,这3个门店数量遥遥领先的便利店品牌,并不是大城市中最常见的三巨头:罗森、全家、7-ELEVEn,而是咱们本地的便利店王者:易捷、美宜佳和昆仑好客。
易捷和昆仑好客这两家便利店品牌跟城市里的街巷关系不大,他们是中国加油站文化的产物。分别背靠中石化和中石油,易捷和昆仑好客顺着加油站遍布中国大江南北,门店数量分别达到2.76万和2.02万家。他们最擅长的,是在汽车加油的时候,给疲惫的司机和乘客“加油”。
真正在城市里为年轻人提供便利的,更多的是排名第2的美宜佳。美宜佳来自东莞,创始人是叶志坚。叶志坚被称作中国便利店界的教父,曾任东莞市商业局副局长的他在职期间干过两件大事——一是为东莞市引进国际食品巨头雀巢,让雀巢在东莞开设了食品基地;第二件就是引入国外流行的便利店模式,创立了美宜佳。
如果说易捷和昆仑好客是中国公路文化的注脚,那么美宜佳就是中国工业发展的缩影。
东莞,作为我国珠三角工业区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每年都有大量的流动人口来到这里的工厂流水线。美宜佳在一开始就瞄准了这些人,以“几点下班都能买到东西”的便利度,购物送优惠券的促销方式迅速在90年代东莞的年轻男女群体中占领消费高地。
如今的美宜佳早已走出广东面向全国,门店数量达到了近2.24万家。
排名第4的天福,也是广东本土品牌。坐拥两个连锁便利店巨头,广东本土便利店密度之高可见一斑。
而从增速角度来看,广东的各家便利店品牌也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在2021中国门店数量增长速度最快的十大便利店品牌中,来自广东的品牌占据了六席之多。看来在国产便利店这块,广东人是有足够的话语权的。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发家于北京,主打智能零售的便利蜂门店数量也已经达到2000家,排入中国连锁便利店品牌TOP 10,绝对称得上中国便利店大混战中的一匹黑马。
02 便利店城市战争,谁才是真正的“便利店荒漠”?
无论便利店品牌在国内规模多大,只有在身边的便利店才是真正的便利。
最新的数据来自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中国城市便利店指数》,我们据此计算了39个主要城市的便利店数量。
跟大家日常体验相符,一线城市确实拥有更多的便利店。
上海、深圳、广州这三个一线城市成为2021年拥有便利店数量最多的三个城市,上海更是凭借6750家便利店的绝对优势夺得榜首。上海的便利店多到什么程度呢?在上海最大的地铁站之一——人民广场站,不管你从20个出站口中的哪个口出去,不出50米都能找到便利店。
北京则是一线城市中的例外,只有2380家便利店。但要是只看便利店数量的话,倒也不至于说北京是便利店荒漠,毕竟这个量级依然能在全国能排到第11位。
如果按地区来看,南方城市的便利店数量比北方更多。
尤其是广东,在便利这件事上可谓是一骑绝尘。2021年便利店数量排行榜上,TOP 5城市中有3个来自广东地区——深圳、广州和东莞。东莞,作为一个二线城市,却拥有5049家便利店,在所有城市中排名第四。如果我们以北京便利店数量作为衡量单位,那东莞的便利店总量差不多是2.12京。
让人意外的还有中部地区,几个核心城市便利店都挺多。
比如说长沙,除了遍地开花的茶颜悦色,长沙还有4801家便利店,差不多有2.02京——是全国便利店数量第6多的主要城市,郑州(第9名)也进入了便利店主要城市排行榜TOP 10。
但作为中部领头羊的武汉却表现不佳,便利店数量只有1508家,差不多算0.6京。再考虑到武汉城市面积大,或许北京那顶“便利店荒漠”的帽子,戴到武汉头上会更合适。
单从数量,还不足以看出哪座城市最便利,还需要结合城市人口来看,每家便利店对应服务多少人,这个数量越少,城市越便利。
在东莞,每2073个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遍地便利店的说法不是张口就来的,最便利城市的称号当之无愧。
长沙紧随其后,每2093人就拥有一家便利店,在所有省会级城市中排名第一。低房价加上高便利度,看来长沙人的小日子过得的确很滋润。
一线城市中,深圳和广州在便利店拥有密度上也排名靠前。上海便利店数量占优,但因为人口过多的原因,分摊到人均,便利店就显得不够饱和。
北京市在便利店数量上不占优,再叠加上庞大的人口,便利店饱和度排至第29位,相对靠后。
北京便利店不够多有很多原因。比如说,人流量大的城市地铁附近通常是便利店的商家必争之地,但在北京,许多地铁附近不设置商业街、也不开放商铺入驻,这也对北京便利店的发展造成了阻碍。
但北京还远远算不上便利店最稀疏的城市。在重庆,每17327人共享一家便利店,在主要城市中排到最后,找便利店可能比找火锅还要难得多。“便利店荒漠”的城市这个名号,看来是得交到重庆手里了。
不过,据说重庆市政府要在2022年将便利店数量扩展到7000多家,相信在重庆的小伙伴们很快也能体验到一条路上两三家便利店的生活了。
03 一线城市的便利店品牌分布
最后,我们再从便利店品牌分布上,来看看一线城市的便利店行业有什么特点。
根据高德数据显示,一线城市中,广州、深圳的主要便利店品牌是广东本土品牌美宜佳便利店,数量分别达到了1019家和940家。
上海,是日式便利店巨头们的主战场。在统计里,上海的便利店市场由日资便利店全家和罗森占据一二名,上海本土品牌好德和快客排名次之。
北京的主要便利店品牌与其他三座一线城市不同,主打智能零售的便利蜂是北京的主要便利店品牌,从中也可以看出,北京也在通过智能零售等方法,希望抓住便利店发展的新机遇。
而在二线城市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土便利店”品牌在这里可以说是春风得意。成都的舞东风、长沙的芙蓉兴盛、杭州的左邻右舍都是本地的便利店代表。天津因为离北京近,也成为了便利蜂发展的风水宝地。
另外我们也可以看到,京东作为我们熟知的互联网公司,居然在便利店这个领域下了大注。根据我们的调查,京东旗下的京东便利店不仅在北上广深这四座一线城市中深耕,在二线城市中他们的身影也随处可见。
也许在未来,互联网和无人零售技术会对中国的便利连锁品牌产生更为深远的影响。
写在最后
1946年,7-11在美国德克萨斯州诞生,凭借着24小时都能买到新鲜牛奶的功能,在美国一炮而红。二十多年后,这家以标准化著称的小杂货铺来到日本,变成我们现在熟知的便利店并传向全世界。
到现在,便利店逐渐成了一种都市的文化符号。巨大的冰柜,五彩斑斓却又规整有序的商品排列,保温柜的包子,还有微波炉,都是它的象征。将人文故事和食品日常结合在一起的便利店,是都市浪漫的化身。
王家卫在《重庆森林》里那段经典的“菠萝罐头”,也一定要在便利店里拍才显得合情合理。
现在的便利店,正在变得越来越万能。
在餐饮界一直有“外食”“内食”“中食”的说法。“内食”是在自己在家里买菜做饭;“外食”是在餐厅用餐;而“中食”是在外面购买“半成品”或“速食产品”后在家里或者工作地点食用。
在过去,便利店一直扮演着“中食”的角色。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便利店支持外卖服务,生鲜送达服务,以及开始租更大的空间置办餐桌,想把三个餐饮场景都拿下。朝着“满足消费者的一切用餐需求”前进。
便利店这么努力地卷,自然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不开它。一个就在你家楼下的便利店,总是比千里之外的巨无霸超市可爱得多。
便利店的多少,或许无法成为衡量一个城市发达程度的关键指标。但一个到处都是便利店的城市,一定能让生活在其中的人有更多幸福感。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qiantao.net.cn/?id=1557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千淘万漉 发表
《本文》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