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互联网新闻 > 为什么人很难被说服?
2020
02-11

为什么人很难被说服?

千淘万漉博客阿里云大使推广链接

 

作者:紫侠狼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3260564/answer/932435904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归根结底一句话:

因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人,无论他是皇帝还是乞丐,不管她是圣徒还是妓女,会轻易地认为自己的思想竟然是错的。

【题引】:

有一天,王阳明的弟子问:

“老师,我犯过许多错误,可你为什么不提醒我?”

王阳明反问:

“我没提醒你,你怎么知道自己犯了错误?”

弟子答:

“我学习后才知道。”

王阳明说:

“所以我教导你学习啊。”

弟子有点疑惑:

“我的意思是说,你应该帮助我改正错误。”

王阳明笑道:

“你自己的错误,别人怎么改正得了?只有你自己,才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其实这个心理,可以用《道德经》里的两句话来概括。


第一句:㊣不自是,故彰;

1、

公元200年,中国历史上爆发了一场著名的战役叫“官渡之战”。

最终,曹操以三万兵马击败袁绍十几万大军,从此拉开了历史新序幕。

可是这场战役,不仅袁绍自己后悔不已,就连后世无数的历史学家也为之扼腕痛惜。

为什么?

因为袁绍本来不会失败,如果当初他采纳了田丰提出的“持久战+游击战”建议的话。

那么按照常理:

失败后的袁绍一定会痛定思痛,亲自去监狱里给田丰松绑,并且赔礼道歉,重新启用。

还别说,在“官渡之战”失败后,真就有一个狱卒向田丰提前道喜。

然而,田丰却仰天长叹道:

“他若胜了,我或许能活;如今败了,我必死无疑。”
【备注】:《三国志?袁绍传》:丰曰:“若军有利,吾必全,今军败,吾其死矣。”

果然,袁绍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将田丰“杀人灭口”。

2、

不过,田丰之死虽然可惜,还是很有教育意义的。

起码他临死前的这一叹,就向我们透露了一个人性的天大秘密。

这个秘密就是:

正常的人,是不会认错的。

什么?让一个人认错真的有这么难?

对!不仅难,而且难于上青天。

3、

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艾略特·阿伦森为了研究这个现象,还专门写过一本书来探讨。书的名字就叫《谁会认错》,他在书里收集整理了数不胜数的真实案例:

总统平民;明星穷人
上至国会议员,下到企业职工;
无论是高教育的大学教授,还是低文化的街头小贩。

几乎无一例外,全体国民统统都是“死不认错”的代言人。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觉得可以用一些形象的比喻来解释:

因为当一个人承认自己错误的时候,就等于是从大脑中强行卸载掉旧的思维,同时再安装一套新观念。而在新旧交替的过程中,往往会引发大脑信息短路,从而造成思想系统的紊乱。

这可并不是我空口无凭,一时臆想,而是有着实实在在的心理学脑神经学双重依据。

我上面描述的那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认知失调”

这个概念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在1956年首次在《当预言失灵》一书中提出来的:

因为他发现那些所谓的末日邪教派成员们,有一种不可思议的信仰坚持。哪怕他们的教主关于地球灭亡的预言失败了,他们也不会认为教主在欺骗。但是,毕竟这种“预期落空”引发了他们认知上的不协调,那怎么办呢?

指望他们知错就改,回头是岸?公开承认自己蠢?别开玩笑了。

认错这么反人性的事情,世界上从古至今就没有多少人能够做得到。

声明一下:

这里的”认错“是指发自内心的认为自己的思维是错的,不是那种勉强装出来的面子功夫。

所以,基本上所有的信徒为了解决这种认知失调的办法不是承认错误,而是去接受一个新的预言

外星人已经因为他们的虔诚信仰而饶恕了这个星球。

也就是说:

当人们在遇到一个跟自己认知不匹配的新观念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接受并改正,而是找出支持旧观念的其他理由,哪怕这个理由荒唐至极。

4、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神经科学家德鲁·威斯顿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扫描人类在处理信息时的脑电图表明:

当人面对令自己认知失调的信息时,大脑主管理性的区域就会突然“断电”,停止工作;而当恢复了协调时,大脑的情绪区域就会突然“亮灯”,兴奋异常。——艾略特·阿伦森《谁会认错·第一章》

也就是说:

当人在面对自己错误那一刻,是没有理性的,所以是不可能认错的。

除非等大脑适应了那一套新的、正确的思维程序,人才会恢复理性,改过自新。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即使听到一个人说“对不起”的时候,也往往是几天,或者是几个月,甚至几年以后。

当然,如果他的大脑与新思维程序不兼容,那么我们恐怕就永远也不可能看到他低头道歉的样子了。

5、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

让一个普通人认错都是那么地艰难,何况是帝王将相呢?

当我们明白了这条人性规律的时候,也就明白了“不自是”的重要性。

所谓“不自是”,就是不以自己的想法为绝对准绳,去度量天下一切人和事。

尤其是当一个领导者“自是”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涟漪效应,造成的恶果也往往会放大数十倍。

6、

讲一个老典故:

公元631年,有一个叫李好德的人在公共场合妖言惑众,可能说了一些敏感的政治话题。
唐太宗大为光火,下令道:“关起来严查!”当时的大理丞张蕴古经过一番调查,最后上报说:“此人有癫痫病症,所以才疯言疯语。按大唐律例,应该无罪释放。”唐太宗一听:“罢了,那就按制度办吧。”
第二天,有一个人向唐太宗打小报告:“李好德的哥哥跟张蕴古是老乡,恐怕两人有私情。”
唐太宗大怒,二话不说。立马派人将张蕴古抓起来拖出宫门外,就地处斩。——《贞观政要·刑法第三十一》

然而,唐太宗前脚刚砍下了张蕴古的人头,后脚就悔青了肠子。

是的,他知道自己错了。

但是他面对错误的方式特别有意思:

他并没有从灵魂深处对自己进行一番深刻的检讨,而是顺手一推,将责任迁怒转稼给了文武百官。

他质问道:

张蕴古即使有罪,也罪不至死。朕只是一时冲动,你们当时怎么都不劝谏呢?你们这些辅臣是干什么吃的?有什么用?”

7、

你看,这就是人性。

即使是英明神武的唐太宗在面对自己错误的时候,跟一个街头不讲理的泼妇也毫无二致。

当然,作为一国之君,“自是”是付出巨大代价的。

张蕴古被杀之后,大唐的法官们人人自危。

为了怕被人扣上“徇私枉法”的帽子,纷纷在处理案件时都不加斟酌,一律从严。

从而导致天下百姓惶惶不安,提心吊胆。

最后,唐太宗痛定思痛,为了避免重蹈覆辙。

不得不下诏:

“从今以后,凡是死刑案件,必须反复上奏五次,方可决断。判决前,上奏两次;判决当日,上奏三次。”——《旧唐书·刑法志·第三十》

于是在第二年,才出现了全唐死刑犯只有320人的“贞观奇迹”。

这就是一个帝王在“不自是”以后,政策所散发出来的一道明朗光辉。

所谓的“彰”,不就是“彰明”吗?

所以老子说:

“不自是,故彰。”


第二句:㊣自是者不彰;

1、

西汉初年,准确的说是公元前200年。一方诸侯韩王信(备注:并非淮阴侯韩信)谋反,刘邦亲率大军讨伐。刘邦连战连捷,一直打到了山西太原附近。韩王信狗急跳墙,于是勾结了北方的匈奴。准备双剑合璧,联手应战。
刘邦大怒,但是为了摸清虚实,只好先派了一些使者去查探。匈奴首领将计就计,故意将精兵和肥马隐藏起来,军营内外调派的都是老兵瘦马。——《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

使者前后一共派出了十几拨,回来都报告说:

“匈奴可伐。”



刘邦一而再,再而三地听到这样的好消息,自然心花怒放。

认为平定中原,指日可待。

不过为了稳妥起见,刘邦最后决定象征性地派娄敬再去一趟。

然而意外的是,娄敬出使回来却浇了一盆冷水说:

“两国相持,匈奴应该展示肌肉才对。但是匈奴的军营里连一个壮丁都看不到,此必有诈。所以依老臣看来,匈奴不可伐。”

刘邦本来信心满满,已经精心策划了好几个月。

听到娄敬的报告,忍不住破口大骂:

“你个老匹夫,就会呈口舌之利!匈奴给了你什么好处?妄想用一张嘴就堵住朕的二十万大军。”

于是,娄敬被关进大牢,刘邦率全军出征。



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

刘邦中了匈奴的埋伏,被困在山西大同的白登山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围”。

要不是陈平临时使出了一套变相的美人计刘邦恐怕就饿死在白登山上了。

2、

这一整个事件的过程:

其实就是使者们和刘邦从“自见”“自是”的一步步生长发展的过程,他们像井底之蛙一样沉浸在幻想的情境中运筹帷幄,  根本就没有想过站在匈奴的角度去客观地看待两国对峙的全景,焉有不败之理?

反观娄敬,他就并没有让自己的视角局限于敌我的任何一方。

所以才能透过层层迷雾,看出完美假象背后的破绽。

幸运的是,刘邦并没有像袁绍一样愚蠢的“自是”到底。

他逃回来之后,亲自去大牢里认错检讨,还把娄敬敕封为建信侯。

当然,你可以说刘邦并非是诚心改悔,只不过是一番政治表演而已。

但你无法否认的是:

在后来汉王朝的朝堂上,一定会站出许多敢于提反对意见的人。

那么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当然是好事,这不就恰恰印证了“自是者不彰,不自是故彰”这句话吗?

所谓的“彰”,指的就是良政能发扬光大的意思。

而一个好领导者的标准:

就在于随时随地都能虚怀若谷,不仅不能自以为是,甚至还要常常自以为非。

3、

美国的一位历史学家多丽丝·科恩斯·古德温就在《林肯与劲敌幕僚》一书中指出:

美国历史上的第十六任总统林肯,就是一位“不自是,常自非”的领袖。



在他的八名内阁成员中,竟然包含了他曾经的四位政治死敌。

这四位政敌甚至还被他任命了一些最高职务:

比如国务卿的职位,他给了威廉·西沃德;
陆军部长的职位,他给了爱德温·斯坦顿;
财政部长的职位,他给了萨蒙·蔡斯;
首席检察官的职位,他给了爱德华·贝兹;

我们要知道,这四位政坛老将可都是专门跟林肯唱反调的人。

即使他们进了内阁,依然对林肯冷嘲热讽,甚至掀桌子大骂都是常有的事情。

但是,林肯为了避免自己变成井底之蛙,为了避免自己做决策的时候陷入“自是”的假象。

选择了忍辱负重,兼容并蓄。

这就是一个优秀领导者的政治远见和职业胸怀。

4、

在上面关于“不自是故彰”的解读中,我提到过一个心理学名词叫:

“认知失调。”



就是指人在面对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大脑会发生短路,暂时失去思考的能力。所以会一错到底,死不悔改,这就意味着:

普通人的大脑中都安装着一套“死不认错”的思维系统。

而美国的神经脑科学家德鲁·威斯顿则用现代医学技术,证明了这一点。

他曾经做过一项研究:

在人类处理信息时,通过核磁共振进行扫描,脑电图表明:当人面对令自己认知失调的信息时,大脑主管理性的区域就会突然断电,停止工作。——艾略特·阿伦森《谁会认错·第一章》

也就是说:

人在面对跟自己意见相反的信息时,大脑会关闭理性,启动情绪来对抗。

这让我不禁想起了古代的一则笑话:

话说楚国有一个乡下人,从来没有见过生姜。
有一天跟人争论说:“姜是长在树上的。“
对方纠正说:“错,姜是长在土里的。”
这个乡下人却固执己见,说:“你去找十个人问一问,我敢以自己骑的毛驴跟你打赌。”
然后,他们果真问了十个人。结果十个人都说:“姜是从土里长出的。”
这个乡下人气得脸色大变,拂袖而去。临走时还留下一句话:“毛驴尽管输给你了,但是生姜还是树上长出来的。”——(明)江盈科《雪涛小说·姜从树生》



虽然,这只是一则笑话。

但是它无疑是脱胎于现实生活,道出了一条人性至理:

每个人都是根深蒂固的“自是”者,不管你拿出多少证据证明他错了,他依然会从另一种角度证明自己是正确的。即使是那些黑社会人士以及监狱里的罪犯,也不例外

你一定会说,这怎么可能呢?

但是,这就是事实。

5、

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戴尔·卡内基在写《人性的弱点》一书的过程中。

曾经对美国一所著名的“星星监狱”进行了深入的访问和调查,他惊讶地发现:

无论是杀人犯还是黑帮头目,他们几乎没有一个人觉得自己罪有应得,有的人甚至会认为自己为社会做出了某种贡献。

比如:

杀人犯会说自己是替天行道,为民除害;非法经营者会说自己的黑市交易促进了当地的经济繁荣;著名的黑社会教父阿尔卡彭则自豪地声称:“自己为社会的边缘青年提供了一份谋生的工作。”



其实,他们的逻辑虽然听起来荒唐不经,但并不难理解。

因为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他的思想和行为必须是统一的。如果发生偏离,人就会感到迷茫和手足无措。就好像机器人的指令和行为如果不统一,也会陷入瘫痪的状态。

所以,人一旦发生“认知失调”,就必须立即校正。

那么,思想行为哪一个更容易被调整呢?

当然是思想。

因为你投入行动的成本,一般都远远高于你思考的成本。根据行为经济学的“沉没成本”效应,你投入的越多,就越不容易放弃。

所以,你最划算的办法就是:

校正自己的思想,以符合自己当前的行为,哪怕是随便找一个荒唐而可笑的理由。

这就是人们往往“死不认错”经济学原因。

6、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越自是的人,越容易犯罪。

所以罗素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

“这个世界上最大的麻烦就是:傻瓜和狂热分子对自己坚信不疑,而智者总是充满疑虑。”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智者就像是一个大法官,每天都要面对并且处理原告的诉讼状和被告的辩护词。

所谓的“被告”就是我们“行为”“原告”就是我们的“思想”。

而大法官其实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决断思想与行为究竟“孰是孰非”的,甚至往往会出现“今是而昨非,明是而今非”的矛盾状态

所以罗素还说过一句名言:

“我才不会为自己的信仰而死,万一我是错的呢?”

说句老实话,我之所以比较喜欢罗素:

就是因为他不装逼,总爱说老实话。

7、

由此可见,智者的思想历程,其实就是一个人不断地打破“我执”的过程。

先是信,然后疑;疑,然后再信;信,然后再疑。如此循环往复,小疑小信,大疑大信。

释迦牟尼讲经的时候也曾经对一些外道的教徒们说:

“佛法如金:金不怕火,法不怕疑。以火验金,以疑证法。”

也就是说在释迦牟尼看来:

一个人如果没有怀疑,那他根本就不会有真正的信仰。

而反观现实中那些“自是”的人,往往就都对自己的理念一信到底,坚定不移。

最可怕的是,他们还往往不允许别人质疑。

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动者,杀人狂魔希特勒。

8、

希特勒就是一个极端自是的人,而极端的自是,必然会造成极端的犯罪。

因为在他的决策团体中,只允许不折不扣地执行,从来就不允许出现不卑不亢的质疑。

希特勒的一位忠实追随者阿尔伯特·施佩尔就在1969年出版的回忆录中透露道:

“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一个人的行为偏离了现实。很快就会被周围的人发现并且批评,从而能得到改正。但是在希特勒的第三帝国中并不存在这种矫正的机制,它完全是与世隔绝,与外界隔离的。所有的人就像是置身于一个四周都是哈哈镜的大厅之中,你的任何一个表情,都只会被放大并且反复确认。在哈哈镜里,除了我自己,我什么都看不到。”



所以,尽管希特勒在二战期间一共屠杀了至少六百万无辜的犹太平民。

但是,他从来没有一天怀疑过自己的正义性正确性。

“自是”到这种地步,已经无药可医了。

显而易见,希特勒肯定没读过《道德经》。

即使读过,也不可能读懂。

如果他读懂了,就断然不会熄灭良知之火,堕落到黑暗的世界中不可自拔。

所以老子才会说

“自是者不彰。”

——以上内容选取自《酷说老子~第二十二章以及第二十四章》

本文》有 0 条评论

留下一个回复